- · 《北方音乐》栏目设置[05/29]
- · 《北方音乐》数据库收录[05/29]
- · 《北方音乐》收稿方向[05/29]
- · 《北方音乐》投稿方式[05/29]
- · 《北方音乐》征稿要求[05/29]
- · 《北方音乐》刊物宗旨[05/29]
意识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从勋菲尔德弦乐比赛得到(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获得第二名的韩国小伙赵安基,据说是韩国大提琴教母郑明和的学生。这个年轻人在演奏上音乐规格很高,技术上也没有障碍。他演奏的德沃夏克《大提琴
获得第二名的韩国小伙赵安基,据说是韩国大提琴教母郑明和的学生。这个年轻人在演奏上音乐规格很高,技术上也没有障碍。他演奏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是所有选手中最规矩、最有感染力的。他的中国作品演奏得比有些中国选手还要好,只这一点就十分令人称赞。
获得第三名的意大利小伙卢卡·吉奥尼尼,其才能绝不在第一名获得者哥洛斯之下。整个比赛中,我对他黄金般的音色记忆尤深,极好地表现出了大提琴的艺术魅力。依我所看,这个欧洲孩子的音乐感觉真是非常出色,是典型性的欧洲音乐家。
中国小伙莫漠与吉奥尼尼并列第三名,但说实话,我认为这里面存在着些许安慰的因素。实际上,莫漠与吉奥尼尼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别的不说,就中国作品来说,吉奥尼尼的演奏就远高于莫漠。
比赛的第四名获得者是韩国姑娘赵恩,她演奏很规矩,技术表现亦很干净,但却没有特殊的夺目吸睛般的才能,音乐听起来疲沓而累赘,缺乏引人入胜的效果。至于第五名获得者金敏智,我个人认为应该排在赵恩前面获得第四名,她当时演奏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是相当不错的。
纵观本届比赛,独奏部分的水平明显不如上届,其原因恐怕与韩国选手整体水平不如上届有关。本届参赛选手整体水平也呈现参差不齐,无论是小提琴项目还是大提琴项目,会有“学生味儿”的选手不时出现,令人大跌眼镜。
二、“韩流”风光不在
本届比赛有一个特点,即中国选手重归一流(小提琴),欧洲选手续放光彩(大提琴)。记得两年前的勋菲尔德比赛,一阵“韩流”刮起,令人猝不及防。当年的小提琴、大提琴比赛,韩国人几乎垄断了前四名,专业青少年组11人参赛,9人进入决赛。青年专业组小提琴第一名宋知恒,第二名李智允,青年专业组大提琴第一名许滋耕,第二名李贞贤,第四名朴主镐,少年专业组小提琴第二名李闫栖,少年专业组大提琴第一名吕柔殊等,个个都是技艺超群的佼佼者。而宋知恒和许滋耕两人则成为了整个比赛的“神奇之星”,获奖音乐会上,宋知恒演奏的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许滋耕演奏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均可谓滴水不漏,无可挑剔。然而在本届比赛中,尽管韩国仍然派出了一些优秀选手,也取得了过得去的成绩,但比起上届来说,其表现可谓是两重天地。
本届比赛中,中国选手的连创佳绩,令大家振奋,而以唐韵、张安迪、蒋熠颖、莫漠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演奏家,在思想和心理上要有足够的担当感,要在成绩面前不骄傲、不止步,保持继续学习的常态,争取早日扛起中国弦乐事业所赋予的重担。
重奏方面的启示
本届勋菲尔德比赛的重奏比赛进行得跌宕起伏,但其精彩的表演完全属于欧美选手。亚洲选手与之相比,差的不只是技术,思想上的差距才是真的差距。
通过这次比赛我感觉到,西方人和东方人在音乐审美观念上存在着先天差异,东方人强调个性意识,这本身是一种民族性格的体现,而西方人在血液中就流淌着合奏的共性意识,这也是与他们的音乐发展历史相关联的。
然而,交响乐艺术的发展是合奏艺术的体现,这一点无论对于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来说,都是一个不能颠覆的真理。如今我们要学习西洋乐器发展交响乐艺术,假若不加强合奏意识,且不从根本上改变对合奏艺术的轻视态度,那是无论如何都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本届勋菲尔德重奏比赛,亚洲组合全部被淘汰于六强之外,本身就是一个铁的事实。
首先,我感觉到这些国外组合都有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几个人在演奏时,声音还没出来,心灵已经达到统一了。例如获得第一名的德国南风四重奏组,他们四个人完全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四把琴出来的声音如同一把一样,演奏中音乐的起伏及其细微变化,均在四个人的意识中得到了“电流”般的预先传递。当音响瞬间喷发而出时,听众就有一种刀切般的锋利感觉,整个音乐完美得像一座伫立的丰碑……这真是一种不可想象的神妙般的自然和谐。
由此我联想到,我国的交响乐团水平为什么长期上不去?为什么总有种种的羁绊缠绕着我们的进步?现在看来,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年轻人在演奏时过多地将技术与经验运用在独奏技巧上,对于合奏艺术缺乏实质性的理解与认识。如此长期下去,自我的“膨胀感”便会阻碍想与他人合作的愿望,音乐追求共性的意念在他们的思想中会愈加苍白和贫乏。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网址: http://www.bfylzz.cn/qikandaodu/2021/0225/607.html
上一篇:北方创信三创共赢为防水行业注入新鲜活力
下一篇:竹乐的海洋越南传统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