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方音乐》栏目设置[05/29]
- · 《北方音乐》数据库收录[05/29]
- · 《北方音乐》收稿方向[05/29]
- · 《北方音乐》投稿方式[05/29]
- · 《北方音乐》征稿要求[05/29]
- · 《北方音乐》刊物宗旨[05/29]
“清商乐”是如何能在魏晋南北朝上位的?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上接秦汉、下启隋唐的魏晋南北朝,是介于两个统一帝国之间的分裂动荡时期,在这个中国历史上的至暗年代,却由于多种文化的交织激发,产生历史上第一次南北音乐文化大融合,并发
上接秦汉、下启隋唐的魏晋南北朝,是介于两个统一帝国之间的分裂动荡时期,在这个中国历史上的至暗年代,却由于多种文化的交织激发,产生历史上第一次南北音乐文化大融合,并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为汉族俗乐之一的清商乐经过演变,逐步发展为当时最为重要的音乐形式,活跃在社会音乐发展的各个领域,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
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成为当之无愧的主流音乐,登顶音乐之峰,原因颇多。
“清商乐”舞蹈
一、源远流长话“清商”
源起先秦
“清商”一词,在先秦时以歌名出现。春秋时期的齐国人宁戚作有商歌,这就是清商之歌。卫灵公听师旷弹悲歌中的“清商”、“清角”曲,都是属于“清商”系列的歌名。
到汉代,“清商”也作为曲名存在,如苏武诗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宋玉《笛赋》“吟《清商》,追《流徵》”。
后来“清商”扩大到成为曲调名,如贾谊《惜誓》曰:
“二子拥瑟而调均兮,余因称乎清商。”
清晰表示出有清商调的含义,而清商调则由商调演变而来。
“清商”歌曲由于符合时代对音乐审美的追求,渐渐发展成一个乐种,即清商乐。
清商乐从产生到最后融入到新的音乐中,共经历四个阶段。
魏晋始设清商署为产生阶段;晋室东渡,清商乐随人口迁移传入南方,并与吴歌、西曲互相融合而为发展阶段;
北魏时南方清商乐复传北方,北魏集合所有,将中原及江南乐曲统称为清商乐,为繁荣阶段;隋唐宫廷对清商乐舞的运用以及融入到隋唐“曲子”、唐代法曲、大曲、器乐曲中,成为其流传阶段。
南北朝时期的乐舞
相和歌功不可灭
相和歌的名称来自《宋书·乐志》
“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就是唱歌的人要敲击节鼓,一边演唱一边应和为之伴奏的管弦乐器。
汉高祖刘邦特别喜欢相和歌,常常在宫廷、道观观赏表演,上有所好,下必趋之,于是相和歌在两汉广为流行。至魏、蜀、吴三国鼎立时,相和歌的艺术性已达到顶峰。
清商三调原是汉代以来的旧曲,到曹魏时代盛行起来。“魏氏三祖”对乐府歌曲的痴迷,对清商乐的创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曹操、曹丕、曹睿三人对相和歌尤为喜爱,不但亲自作诗作辞,还成立清商署,专门从事改编旧曲和创制新曲的工作。
在此期间,相和歌逐渐演变成清商乐。
公元265年,晋武帝建立西晋王朝,也在音乐官署中设立清商署,继续推行清商乐。
曹操赋诗
风靡大江南北
公元316?年,东晋政权南迁至建康,历史上将东晋至隋朝统一的约二百七十年称为南北朝时代。
在这个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及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以北方音乐为主要内容的清商乐也随之流传到江南,并与南方的吴歌、西曲相融合成“新声”。
南朝时的清商乐分为吴声歌、神弦歌、西曲歌、江南弄、上云乐、雅歌等六大类?。
从此,清商乐便既包含有北方音乐的因素,又具备南方音乐的风格,艺术表现力大为增强,成为中国历史上汉族俗乐中最重要的乐种之一。
清商乐的内容又有新的发展,它不但包括汉魏以来的相和歌、清商三调,并且包括南朝的吴声歌和西曲,以及杂舞曲等,从此清商乐便成为汉代以来风靡全国的重要乐种。
此时,北朝的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正是如火如荼之际,他要把汉族的先进文化完全融入到北魏朝野上下。
这时,不但包括汉魏以来的相和歌、清商三调,还有南朝的吴声歌和西曲,以及杂舞曲等的清商乐,再次传至北方,并倍受宫廷所重视,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掌管,从此清商乐便成为汉代以来中原及南方各地传统音乐的总名称。
北朝的清商乐受北方民间音乐的影响,北朝民歌以直率粗犷为特征,少有南方民歌那种婉转缠绵的情调。歌辞质朴刚健,以五言四句体式为多数,杂言体较少。
北方民乐
二、上位自有因
清商乐成为东晋至隋最具影响的音乐文化,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清商乐本身艺术魅力的感染
清商乐出自于已经具备高超艺术表现力的相和歌,后又与婉转秀丽的吴歌西曲相融合,具备很强的艺术魅力。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网址: http://www.bfylzz.cn/zonghexinwen/2020/100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