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方音乐》栏目设置[05/29]
- · 《北方音乐》数据库收录[05/29]
- · 《北方音乐》收稿方向[05/29]
- · 《北方音乐》投稿方式[05/29]
- · 《北方音乐》征稿要求[05/29]
- · 《北方音乐》刊物宗旨[05/29]
段玉裁的古音体系及其对方音的态度(6)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3.拒斥以个别字的流变审取古音的方音说——韵部及其变化的整齐划一 段氏将他的十七部体系精心分出了六大类别,以便说明部类之间的合韵及与今音韵类
3.拒斥以个别字的流变审取古音的方音说——韵部及其变化的整齐划一
段氏将他的十七部体系精心分出了六大类别,以便说明部类之间的合韵及与今音韵类的对应关系,见表3。
表3 古十七部合用类分部类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第五类第六类韵部一部二部三部四部五部六部七部八部九部十部十一部十二部十三部十四部十五部十六部十七部正音之萧宵尤侯鱼蒸侵严凡冬钟阳耕清真谆文欣元脂微支歌戈变音咍肴豪屋虞模登盐添覃谈咸衔东唐庚青先魂痕寒桓删山仙齐皆灰佳麻
从表3可以看出,段氏很注意维护自己建构的严整的古音部类体系,不允许个别字的流变触碰这个理想化的“大厦”,更不允许个别字以方言读音的形式糅杂到整个体系中。
虽然段氏同质性理想化的语音体系可能会导致古音体系的某些缺陷,但我们不能苛求古人,正如鲁国尧先生所评价的,《六书音均表》不仅全面涉及古音学的诸多问题,“是音韵学的丰碑”,而且“它抽象出了诸多理论、思想、创建了很多模式,形成了一个坚实的系统”,“是中国语言学思想史上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大制作”〔21〕。
王力先生在《清代古音学》中用了100多页的篇幅介绍段氏的古韵学成就,在第四章“段玉裁的古音学”末尾对段氏成就做出了极高的评价,用“登峰造极”、后人于韵类的畛域“未能超出段氏的范围”、古韵学上“功居第一”〔1〕这些语句来评价段氏的古音学成就。王先生早年作为考古派是完全继承段氏的,他的这段评语既是对段玉裁之后古韵学发展大势的总体概述,也含有夫子自道之意。可见,王先生对这位学术巨人是无限推崇的。尽管段氏在他所建立的古音“大厦”中是排斥方音的,但瑕不掩瑜,段玉裁的古音体系在清代古音学领域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清代中后期古音研究产生的积极影响则是广泛而深远的。
(本文在写作中得到宋洪民教授的大力帮助,论文曾在2015年8月南京举办的“段玉裁诞辰280周年纪念暨段学、清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这次发表做了较大修改。特致谢意!)
注释:
①我们认为,“古音”(或叫“本音”“古本音”)的概念在清代小学家的头脑中应该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相对于今音(通常指《广韵》音系)的周秦(《诗经》)汉语语音系统,一是古今有变化从而与《广韵》异部的那些古音。前者是后者的依托,而后者则是前者得以存在的根据,所以要研究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个案研究是系统研究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段氏将研究的重心放到了古今相异的韵部的研究上,从而提出了“古本音”与“音转”的概念。我们认为,段氏这里的“古本音”是第二个层面上的,是与“音转”相对的,即古今有变化从而与《广韵》有异的古音。而那些古今同部的音单独拿出来是无法叫做“古本音”的,因为它没有相对应的东西;但它与古今有变的“古本音”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诗经》语音系统,则是第一个层面上的古本音,因为这是与今音系统相对的矛盾的一极。段氏的“今韵古分十七部表”便是这一系统的形象展示。具体可参宋洪民《也谈“古本音”》,刊于《古汉语研究》2008年3期。
〔1〕王 力.清代古音学〔C〕∥王 力.王力文集(第十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463,306,562,555-556,352.
〔2〕段玉裁.六书音均表·原序(经韵楼藏版)〔C〕∥赖永海,主编.段玉裁全书(第二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694.
〔3〕时庸劢.声说(卷下)〔C〕∥《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音韵分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118.
〔4〕姚文田.说文声系〔C〕∥《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第24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59.
〔5〕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第1112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4.
〔6〕段玉裁.周礼汉读考(经韵楼藏版)〔C〕∥赖永海,主编.段玉裁全书(第二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6,16,39,66.
〔7〕龙启瑞.古韵通说(卷首《古韵通说总论》)(清同治六年刻本)〔C〕∥《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音韵分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70.
〔8〕安 吉.韵徵(清道光十八年亲仁堂刻本)〔C〕∥《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音韵分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03.
〔9〕成 瓘.篛园日札(卷六《读群书随笔·古韵及四声韵》)〔C〕∥《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音韵分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01.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网址: http://www.bfylzz.cn/qikandaodu/2021/0507/696.html
上一篇:李渔古体诗用韵研究
下一篇:宋代江浙语音研究的浓墨重彩一笔评宋代江浙诗